网站首页>专题发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焦点图

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发表时间:2022-12-22 来源:新华社

党员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里重温入党誓词 新华社照片

引领

  引领,贯穿于党的二十大各项议程,彰显在党的二十大精神之中——

  选举产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坚强核心引领壮阔征程;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真理之光引领复兴之路;描绘未来党和国家事业新蓝图,清晰目标指明奋进方向。

  这是一种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向心力,这是一种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战斗力,这是一种为了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的执行力。中国共产党人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核心引领:

  发挥定于一尊的领航作用

  2022年10月23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见证历史性时刻。

  万众期盼中,刚刚当选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发出奋进新征程的豪迈誓言:

  “我代表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我们一定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

  这一刻,新时代领航者的自信、担当,通过直播信号传遍神州大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倍增: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百年大党必将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这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一次次被实践所证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

  勇担重任,举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着眼长远,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应对挑战,采取最科学、最经济的办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敢于斗争,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国家发展和安全主动权;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在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建立非凡之功,开创崭新局面。

  放眼新时代中华大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坐镇中军帐、全党上下“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的生动画卷徐徐铺展。

  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诸多“拦路虎”“绊脚石”出现在前进路上,一系列“最复杂”“最敏感”问题相互交织。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有着9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更加需要核心的引领。

  这是全党的意志,这是人民的选择。

  思想引领:

  掌握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

  2022年10月27日,延安杨家岭秋意正浓。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共七大会址,从历史深处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制胜密码。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毛泽东思想写入了党章……党的七大在党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党后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辟了正确道路。

  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会上,出席党的二十大的代表庄严表决,大会一致同意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

  一个理想崇高、志向远大的党,一旦掌握了科学的思想,就能够历经磨难而无往不胜。

  翻开风雷激荡的百年史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既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以高远的视野、深邃的思考,写下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以“四个自信”凝聚团结奋斗伟力,以“五位一体”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以“四个全面”协调推进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观照人类前途命运……

  置身百年风云中擘画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站在世界版图前思考人类命运走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强大的时空贯通力、现实解释力、实践改造力。

  目标引领:

  指明矢志不渝的奋斗方向

  时间回到10年前——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抚今追昔、话语坚定:“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伟大的目标,激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恩格斯曾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

  以宏阔目标校准航向、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目光总是深远而坚定。

  民族危亡之际,党的二大确立“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纲领,成为探索救亡之路的旗帜;新中国成立之初,“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目标,点燃激情昂扬的岁月;改革春潮涌动之时,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唤醒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强国蓝图,凝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磅礴力量……

  既胸怀远大理想,更善于埋头苦干。

  百年复兴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将宏大愿景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一步步推进,一桩桩实现。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把握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作出“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战略安排。

  二者相比,新的部署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整整提前了15年。

  规划,沿既定方向目标稳步推进。

  从1953年至今,我国已接续制定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

  一份份规划(计划),犹如一座座里程碑,串联起中国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公路密成网、港口连五洋、“天和”驻太空、“祝融”探火星的伟大飞跃。

  梦想如长风,鼓起船帆;目标如灯塔,引领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吹响冲锋号角:“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广袤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战场奋战正酣,共同富裕的战鼓已经擂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滚石上山的毅力和爬坡过坎的勇气,沿着愈发清晰的路线图和施工表,向着共同的伟大目标矢志前进。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

  这正是胸怀梦想、目标清晰的中国共产党最真切的写照。

无我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70多次。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将无我”的崇高境界,这是“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

  无我,是不变本色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到陕北,在延安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面对老乡们,总书记语含深情。

  在延安插队时,有一篇文章,习近平反复地看,反复地读。这就是《为人民服务》。文中写道:“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正是在延安,党的七大首次将“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进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后来镌刻在了中南海新华门内的影壁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半条被子的故事历久弥新。

  2020年9月,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家中看望。崭新的三层小楼,一家人洋溢的笑容,诉说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红军给了我们半条被子,现在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日子。”朱小红朴实的话语道出心声。

  “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被子也会剪下半条给老百姓……正是这样,老百姓才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老百姓的党。”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沿着共产党人的风雨来路,追溯党的初心使命——

  2017年12月,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2021年9月,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追忆“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2022年8月,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感叹“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命题,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无我,是为了人民的福祉

  “来看看你们,唠唠家常。”2022年春节前夕,迎着飘飘洒洒的雪花,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山西段村蔡文明家。

  “养羊收益怎么样”“除了养羊,还种些什么吗”,总书记和老蔡一家人围坐在客厅,一笔一笔算着收支账。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总书记的话语温暖人心。

  10年前,也是寒冬时节,刚刚就任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顶风踏雪来到太行山深处的阜平“看真贫”,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

  两度踏雪,一路为民。

  泸定桥上的冲锋,是为了“穷人的天下”;烈士的慨然就义,是为了建立“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的理想国度……百余年来,共产党人一切“无我”的奋斗与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以这样一番真诚、质朴的话语,为新时代“答卷”起笔。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察民情、听民声、纳民意,只为“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深情告白——“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不顾病痛缠身、照亮山区女孩求学之路的张桂梅,拖着“渐冻之躯”、与疫魔斗争的“人民英雄”张定宇,正值青春年华、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一位位“无我”者的九死不悔,成就“国之大者”的精彩答卷。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党的二十大报告列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党心与民心相通、国策与民意共鸣。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续10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连年保持在90%以上。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这是一个百年大党披荆斩棘的力量源泉,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砥柱中流的信念之基。

  无我,是力量源泉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革命圣地延安,见证一个政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九死一生走向蓬勃兴盛。许多人到访这片热土,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

  答案就如这黄土地一般朴实——

  曾经,《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感慨:中国共产党总能从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

  今天,走过百年辉煌、执政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世界最大政党,对此坚定如昔——“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无我,凝聚磅礴的向心力。

  一个14岁的女孩,会有多大的力量?

  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打响。国民党军队万万没想到,2万多名船工冒死运送解放军过江。年龄最小的船工便是14岁的马毛姐。

  历史清晰地记录这种力量——千钧一发之际,正是无数“马毛姐”的选择扭转干坤。

  庚子之年,当疫情突然袭来,亿万民众自觉居家防控,无数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千千万万志愿者默默奉献……“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

  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是靠人民群众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无我,催生无限的创造力。

  4月15日至5月16日,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开展。

  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下,活动期间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

  两个跨越时空的答案,道出了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秘诀所在——

  因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愿意开诚布公,接受人民监督;因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才有勇气和底气,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征程上,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始终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中国共产党人必将书写新的辉煌。(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