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专题发布>贯彻落实全省强省会行动工作推进大会精神>要闻

强省会·我们在行动|持续推进柔性引进 加速优秀人才集聚

发表时间:2023-10-13 来源:兰州文明网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一场别开生面的欢迎会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该院院长杨晋梅向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角膜和眼表科主任晋秀明颁发了兰州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聘书。根据双方约定,拥有丰富诊疗经验的晋秀明将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科研工作,并以人才引进为抓手促进两院眼科科技人才的深度合作。

  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技人才引进欢迎会,正是兰州市持续推进柔性引进人才工作,加速优秀人才集聚的一个缩影。

  奋进的兰州,求贤若渴;发展的兰州,海纳百川。今年以来,兰州市聚焦破解区位、环境对引才工作的瓶颈制约,统筹政策、项目、资金资源,修订出台《兰州市柔性引进人才实施办法》,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提升政策含金量、措施精准度、程序便捷性,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聚智聚力,打造柔性引才“升级版”,为构建强省会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提供动力支撑。突出服务大局,涵盖领域更广泛。兰州市聚焦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3+N”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以及推进“四强”行动等重点任务,强化产才融合导向,大幅拓宽柔性引才涵盖6大重点支持领域。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分别确定先进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冶金等4大支柱产业领域和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等9个优势产业领域为柔性引才对象。聚焦生态环境建设、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农业产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领域,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民生领域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实施柔性引才,实现领域全覆盖、重点更突出。同时,对于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从在兰的中央和省属单位引进的,视同市外引进人才,更好满足各类用人主体实际需求。

  突出分类施策,支持方式更灵活。根据用人主体、需求导向、引才对象等具体情况,将引才方式拓展为项目合作、平台建设、挂职帮扶、退休返聘等7种,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提升柔性引才的实效性。针对企业类用人主体,通过项目合作方式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高技能人才,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针对科研机构类用人主体,通过引进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名誉教授的方式,开展学术指导,培养人才团队。针对医院、中小学等民生事业单位,通过柔性引进名医、名师开展兼职服务的方式进行医疗教学、人才培养等具体活动。同时,各类用人主体均可通过创建平台、挂职帮扶、退休返聘等方式,吸引专家人才提供智力服务。针对高端人才来兰开展工作不方便等现实问题,不断开拓思路,积极探索“人才研发在外地,转化运用在金城”的引才模式,支持企业建设“人才飞地”,就地吸纳高端人才、尖端技术。

  突出真金白银,政策配套更完善。分层分类梳理支持政策、细化奖励标准、完善保障举措。对采取项目合作、学术指导方式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薪酬总额(工资所得)或单个项目报酬的30%、50%,最高不超过50万元、30万元补贴。对企业柔性引进人才以兰州企业名义申报、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成功在兰落地实施的,分别最高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科研经费奖励。对用人单位柔性引进院士新建的院士工作站,每年给予50万元的建设运行经费补贴;对用人单位柔性引进人才在用人单位主导建设并被批准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500万元经费支持。提升兼职专家补贴标准,按照高层次人才ABCDE五类,分别给予20万元/年、15万元/年、10万元/年、5万元/年、3万元/年工作补贴。对研发在外地、成果落地在本地,对成果转化好、落地项目多、人才引进成效明显的人才“飞地”,给予最高200万元运营经费支持。

  突出便捷高效,服务保障更到位。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柔性引才工作向常态化、便捷化、高效率转变。增加引才频次,由原来“一年一报”改为“按季度开展”,由市委人才办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县区、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开区共同负责,为用人主体单位提供更为宽松的“时间窗口”。简化申报手续,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证明、资料和表格,设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服务专窗,实行专人受理、限时办结,切实提升用人主体和人才申报的便利度。建立柔性引进人才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通过定期调研、座谈交流、谈心谈话等方式,主动协调解决柔性引进人才在兰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落实柔性引进人才待遇保障,发放“萃英优才卡”,凭卡享受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文体娱乐、商家优惠等人才服务,对作出重要贡献的柔性引进人才,纳入市级疗养专家范围,积极邀请人才参加市情考察、项目观摩、集中调研、专题讲座等活动。(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颜晨)

责任编辑:王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