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 佩香囊荷包

    端午节来临时盛行佩香囊、佩荷包。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五颜六色,玲珑夺目,既美观漂亮,又清香四溢,还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

  • 端午菖蒲香

    又到端午了,生活里渐次多了一道风景: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沿街的小食铺里飘散出淡淡的粽叶的香味,借着晨风的轻盈在行人的鼻翼间环绕,撩拨起无边的情思;城外的沟渠溪畔流荡着清新的菖蒲香,微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弥漫在恬静的小河旁,弥漫在乡间小道上。

  • 悬艾叶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 划龙舟

    划龙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的诗人屈原因忧国忧民,被贵族放逐到汨罗江畔。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怀念,屈原在汨罗江上划龙舟,以寄托思念之情。后来,人们将划龙舟作为纪念屈原的重要节日,即端午节。

  •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吃粽子
  •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饮雄黄酒
  • 佩香囊荷包

    端午节来临时盛行佩香囊、佩荷包。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五颜六色,玲珑夺目,既美观漂亮,又清香四溢,还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

    佩香囊荷包
  • 端午菖蒲香

    又到端午了,生活里渐次多了一道风景: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沿街的小食铺里飘散出淡淡的粽叶的香味,借着晨风的轻盈在行人的鼻翼间环绕,撩拨起无边的情思;城外的沟渠溪畔流荡着清新的菖蒲香,微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弥漫在恬静的小河旁,弥漫在乡间小道上。

    端午菖蒲香
  • 悬艾叶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悬艾叶
  • 划龙舟

    划龙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的诗人屈原因忧国忧民,被贵族放逐到汨罗江畔。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怀念,屈原在汨罗江上划龙舟,以寄托思念之情。后来,人们将划龙舟作为纪念屈原的重要节日,即端午节。

    划龙舟
  • 吃粽子

    吃粽子

  • 饮雄黄酒

    饮雄黄酒

  • 佩香囊荷包

    佩香囊荷包

  • 端午菖蒲香

    端午菖蒲香

  • 悬艾叶

    悬艾叶

  • 划龙舟

    划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