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的前身是流传在甘肃环县环江地带的陇东道情。陇东道情历史悠久,唐代陇东道情就建有道观,道教音乐繁衍不断,明清以来在道教音乐基础上,民间艺人逐渐吸收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了股弦等乐器,演变为以皮影形式流传在陇东环县、华池、庆阳一带的陇东道情。  

清代同治年间,环县著名道情艺人解长春(1843-1916年)的皮影班曾在宁夏、内蒙、陕北以及当地流动演出多年,颇受群众赞赏。解长春毕生致力于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艺的革新,将原来用的二股弦改为四股弦,在木梆上加个小铜铃,每敲一下,梆铃并响,称为“水梆子”。在他的传授和影响下,人才辈出,陇东道情进入兴盛时期。

末民初,根据地域条件的不同和艺人们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唱腔流派。环县南部流行的唱腔委婉细腻,清新流畅,长于抒情,代表艺人有史学杰、敬廷玺等。环县北部流传的唱腔质朴沉厚,高昂激越,长于叙事,代表艺人有徐元璋、魏元寿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利用陇东道情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的同时,对陇东道情进行了初步搜集和整理。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正式命名为陇剧。

陇剧十分重视创作和积累自己的演出剧目。已经积累了一些为群众欢迎的:《旌表记》、《草原初春》、《谢瑶环》、《假婿乘龙》等保留节目。

陇剧表演艺术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陇剧表演动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侧身造型。

舞台美术方面,较有特点的有如下几点:一、旦角化装舍弃了传统的大包头造型。二、服装摆脱了戏曲传统风格,重新设计了花纹式样,打破了蟒、帔盘龙舞凤格局。三、布景和道具保留了皮影砌末的风格,使用夸张的技法,为剧情服务。

陇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式,分"伤音"和"花音"两大类,伤音曲调深沉委婉,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称"苦音"或"哭音";花音曲调活泼跳跃,善于表达喜悦的情感,故又称"欢音"。

速度一般是中速,稍慢,更适于抒情和叙事。飞板唱腔和弹板有共同之处,也是由多种节拍型有规律的进行。小过门的第一拍重叠在唱句的最后一个字上。

陇剧是由皮影戏陇东道情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搬上舞台的新剧种。

在陇剧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表现和突出陇剧这一地方剧的特色,根据陇剧音乐细腻、优雅、缠绵、抒情的特色,决定了以发展“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在表演上以“三小”为中心。因此,在行当的建立上,确立了以“三小”为主兼顾其它的脚色行当体制。

《陇上的梦》打造时尚“非遗”

《陇上的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位教师摔伤残疾后仍三十余年坚持支教的动人...

振兴陇剧 再造辉煌

如同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一样,陇剧是甘肃省的“省宝”。这个从陇东道情和皮影戏...

发扬陇剧历史精神

1959年,甘肃因《枫洛池》开山之作的问世而诞生了一个独特而又新颖的剧种——陇剧...

雷通霞:甘肃省陇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得主,甘肃省戏剧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省文学联合会委员。主攻正、小旦行当。

佟红梅:甘肃镇原人,主攻青衣、老旦,现为中国戏曲现代研究会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

窦凤霞:陇剧旦角。出生于庆阳梨园世家。现为甘肃省陇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陇剧院演员团副团长。

边肖:甘肃省陇剧团国家一级演员、2003年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曲“梅花奖”。陇剧院演员团团长、院艺委会副主任。主攻小丑须生兼习丑角。

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陇剧也陷入了濒临衰亡的困境,演出团体及演出场次锐减,传承链几乎中断,处于被大剧种和时尚文化所取代的困境,如不加关注与保护,势必越来越边缘化乃至面临衰滞、消失。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陇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