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
兰州市文明办 主办

网站首页>要闻资讯>文明网评

让清明祭扫重在心不拘于形

发表时间:2022-04-01 来源:兰州文明网

 

  记住就是最好的思念,而不在于形式。

  清明将至,不少人有返乡祭祖的需求。但当前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本土确诊病例仍在持续增加,上海、吉林等地更是处于与病毒对抗相持的关键时刻。这个清明节,我们还能返乡吗?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问,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公共话题。

  在当前严峻的防疫形势下,可以说,无论“外防输入”,还是“内防反弹”,都容不得丝毫闪失。也因此,从媒体对各地政策的梳理来看,都不约而同地对清明返乡提出了明确的防疫要求,包括社区报备、核酸阴性证明等。这对于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风险,至关重要。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民政部近期召开了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坚决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要求,抓紧制定与当地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祭扫服务政策措施,严禁“一刀切”、简单化,既要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和规模性反弹,又要努力满足群众的祭扫需求。

  清明,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个自然节气,又是一个唤醒家族记忆、重温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每到这个时间节点,全国各地的许多人都会返乡祭祖、追思故人。这是一种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更是一份绵延千年的文明传承。但这也难免会形成大量人员流动和群体性聚集,给当前的防疫工作带来额外的压力。

  这就提醒各地,在既要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和规模性反弹,又要努力满足群众祭扫需求的政策要求下,出台合理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积极引导公众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计划,在确保社会防疫秩序的同时,也保证公众的健康安全。

  据报道,近些天来,国内不少地方就为此纷纷推出“重在心而不拘于形”的清明祭扫制度性安排。如有的地方推出“一对一”免费代祭公益服务,包括清扫墓碑、提供一盘点心和两盘水果以及两束鲜花,工作人员代家属行鞠躬礼,代祭服务环节的照片会通过微信发送给家属等内容。

  而江苏南京、苏州、常州等地,也暂停了现场祭扫,纷纷推出在线云祭扫、家庭追思会等活动;福建则依托“闽政通”App,继续推广网络祭扫、委托代祭等智能便民服务,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活动。北京也建议市民尽量选择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等方式。

  无论是委托代祭公益服务,还是在线云祭扫、家庭追思会,抑或是“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固然改变了传统祭扫模式,但在人们的心中,内容与本质依然会保持不变。而且,这种不拘于形式的替代方案,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意义非同寻常。

  不仅如此,在互联网时代,不烧纸钱、不放鞭炮的云祭扫,也更符合现代殡葬绿色发展理念,是移风易俗之举,也不失为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缅怀方式。

  当然,对于清明返乡人员,各地也需因地制宜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尤其是在往返途中所需的核酸检测、关卡通行等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而非简单化地“一刀切”,不让有任何祭扫活动。

  说到底,“心祭”胜于“形祭”,无论是清明返乡,还是“云祭扫”,都宜重在心而不拘于形。毕竟,记住就是最好的思念。(据《新京报》)

责任编辑:王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