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
兰州市文明办 主办

网站首页>文明头条

为身边的榜样点赞!2024年第一季度“兰州好人”揭晓

发表时间:2024-03-27 来源:兰州文明网

  2024年第一季度兰州好人评选推荐活动启动后,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发动,深入发掘、收集、报送涌现的好人好事。市文明办经对各县区、各部门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审核、公示、市民投票,结合本季度兰州好人投票结果,提交评审会进行综合评议,确定第一季度兰州好人。

们分别是 

“助人为乐”好人 

陈作贵 

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若连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王达鹏 

兰州友谊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雷锋车队副队长

徐银桥 

甘肃庆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见义勇为”好人 

魏   亮 

兰州海洋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驾驶员

“诚实守信”好人 

魏公军 

皋兰县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敬业奉献”好人 

方本龙 

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沙井驿派出所社区民警

李彦龙 

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王新冰 

兰州文明网总编

郑渊文 

兰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城关队中队长

“孝老爱亲”好人 

隆玉梅 

榆中县韦营乡孙家岔村村民

助人为乐

陈作贵,男,54岁,中共党员

兰州市红古平安镇若连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陈作贵对若连村家家户户的情况都熟记于心,哪家生活困难需要定时关注,哪户有残疾人员需要上门服务,哪家的房子是危房需要重建,哪家的孩子是孤儿需要学费补助等,村里的大事小事他都记在心上。2016年为了解决若连村彩门口东西道路不畅通的问题,陈作贵自筹资金,用自己的名义贷款十万元,打通道路,之后的五六年村委会因没钱偿还银行,陈作贵本人连本带息全额垫付偿还银行。陈作贵不计个人得失,造福乡里,赢得了村民一致好评。若连村是个传统农业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但很难发家致富。陈作贵帮助村民解决村内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并主动带头,动员村民们发展设施农业,种植一年四季都能增收的特色农产品,他积极配合村两委,主动联系协商邮储银行、农商银行、担保公司等为想发展设施农业的村民们开通绿色贷款渠道,并为若连村授信500万元,解决了村民们贷款难的问题。陈作贵又联系做高架大棚和温室的厂商及懂设施农业种植技术人员,为村民们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现场解答村民的疑惑,让乡亲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得到更多实惠。2022年陈作贵发现智力残疾户甘先忠一家人住在危房之中,热心肠的他多次和支部书记协商重建事宜,并积极争取与镇项目办、区帮扶单位、爱心企业筹集资金6.5万元,帮助弱势群体搬家、打扫,翻建新房。为了在农闲时节满足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陈作贵总是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上出谋划策,多次自己带头赞助筹集资金,组织成立了若连村社火队,若连村秧歌队,还赞助举办了若连村乡村文化旅游节、三八妇女节文艺汇演等。为全村上下众志成城、担当作为,奋力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精神动力。

王达鹏,男,34岁

兰州友谊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雷锋车队副队长 

  王达鹏自2019年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以来,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238小时。乐观、淳朴、热情,这是许多人对王达鹏的评价,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但他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对于王达鹏而言,2019年是个难忘的年份,那年,他跟着同车行的师傅,一起来到榆中县马坡乡上庄村,为那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残障人士送去爱心物资,也正是这次现场捐赠,让王达鹏的内心深受触动,坚定了他要继续帮助弱势群体的信念,从此便踏上了自己的志愿服务之路。在王达鹏和车行师傅的接力募集下,1632件学习用具、126套冬季校服和2332件米、面、油等价值74500余元的爱心被送到了上庄村。而这些穿着出租车行业蓝色工服的人,也成了这个村落困难群众心中最温暖的人。“我心里也牵挂着他们,总是惦记大家物资够不够用,还需要哪些帮助。”王达鹏说。也是从2019年开始,王达鹏加入了高考直通车爱心送考的队伍,他义务接送考生53人次,减免车费743余元,为考生顺利参加考试保驾护航。同年,报名参加由公司组织的军属、65岁老人免费乘车活动18次,为21人次减免车费623.4元。在兰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王达鹏也是表现最为积极的志愿者之一,他主动参与保护母亲河、创建文明交通岗的志愿服务,每年春运期间都配合公司,放弃运营,义务在兰州西站组织旅客有序乘车,用实际行动展现“出租车司机也是城市流动的文明窗口”。2021年10月,王达鹏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逆行”,他响应团市委和车行号召,义务为兰州交通治安分局管理队运送物资,为瓜州路社区转送核酸检测样本。对所驾驶的出租车彻底消毒后,王达鹏还会免费接送医护人员和各卡点的志愿者上下岗、陪护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做核酸。“最长的一次连续25天没有回家,吃住都在车上。”王达鹏回忆,但那时的他似乎却一点儿也不觉得辛苦,一心想着服务大家,遏制疫情。“那次共计服务群众1494人次。”2022年3月,王达鹏也做了同样的选择,“不退缩!继续去最需要的地方!”他化身群众安全的守护员,为中兴小区、南河新村社区、山字石社区和吴家园等区域的3243人次群众服务,转运1869趟物资,并连续97天接送驻守在兰州火车站的志愿者。

  王达鹏2022年4月荣获中共七里河区委宣传部“防疫志愿者”荣誉证书,2022年6月获得中共城关区委宣传部“防疫志愿者”荣誉证书,同时获得福利路街道、建兰路街道、西湖街道、南河街道、山字石街道、九州街道、草场街街道等“优秀防疫志愿者”表扬。

徐银桥,男,51岁

甘肃庆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银桥多年来一直坚持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帮助困难群众,把公益事业装在心里,把社会责任放在心上,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慰问空巢老人,帮助困难群众。先后为兰州二十九中学5名困难家庭留守儿童送去1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经常为盐场路街道辖区孤寡老人送米面油和日常用品;为环卫工人送去早餐;节假日为石门沟的孤寡老人送去热腾腾的饭菜和腊八粥;为广武门街道大教梁社区、张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区和酒泉路街道辖区的困难群众送去价值1.6万元的端午粽,他的善行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三年疫情他克服各种困难,为全市各级抗疫人员送出爱心餐5583份,价值16.7万余元,同时捐款3万元。2021年,我省平凉市灵台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他为灾区捐款3万元。2023年12月,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他心系灾区,第一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向灾区人民捐赠款物14.8万元,其中现金10万元,价值2万元的棉被、2万元的羽绒服,以及8000元的饮用水,为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徐银桥2018年荣获民建兰州市城关区基层委优秀会员;2019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民建兰州市委会先进个人;2019年荣获兰州餐饮行业突出贡献人物;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奖;2021年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盐场路街道区域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2021年荣获民建兰州市委会优秀会员;2022年度荣获民建兰州市委会社会服务先进个人;2023年其企业荣获民建兰州市社会服务优秀会员企业。

见义勇为

魏亮,男,42岁

兰州海洋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驾驶员 

  2024年2月5日下午,魏亮在什川镇阳光城住宅区充电站为车辆充电,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来不及细想,他迅速奔向声音来源,发现黄河边上几个孩子正围着一名躺在岸边的女孩。他意识到女孩可能落水了,随即从两米多高的河坝上飞奔而下,赶到事发现场。只见女孩脸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很是微弱。意识到事态严重,他迅即展开救援,帮助女孩清除口鼻内的污物,用力按压其上腹部,几次尝试后,女孩咳出水来,恢复了呼吸。天寒地冻,女孩身体很是冰冷,在等待120急救车到来的时间里,魏亮将其抱到出租车后座上,打开暖风为她保暖。医护人员赶到并对女孩进行进一步检查时表示,由于救治及时有效,女孩已脱离生命危险。魏亮见义勇为的行为,从他少年时,便埋下了种子,他始终满怀对生命的珍爱。17岁时他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同学,用实际行动彰显着社会正能量。1998年,在什川中学组织的春游活动中,一名叫魏鹏的同学跳到河中游泳,不幸被河水吞噬。时年17岁的魏亮和另三名同学毫不犹豫地跳进水中,对魏鹏予以救援,然而一同救人的一名同学却在急流中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事后记者问魏亮和同学,在救人之前有没有想到这样做很危险,他们回答说:“当时根本来不及想什么,只是想到救人要紧。”为此,县委、县政府授予他们“舍己救人好少年”荣誉称号,团县委授予他们“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除了偶然的见义勇为,魏亮也是个热心肠。2017年9月,魏亮在浏览的哥微信群时,看到一条关于组织前往夏河县麻当乡化旦尖措孤儿学校捐赠物资的信息。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他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即刻报名,决定为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筹备了书籍、文具、体育用品等孩子们所需要的各类物资,携手10位热心的哥组成了一支爱心车队,驾驶车辆,载着满满的诚意,经过数小时的颠簸,到达捐助的学校,带给孩子们欢乐和温暖。从此,他也走上了公益的道路,用实际行动彰显着社会正能量。

诚实守信

魏公军,男,51岁

皋兰县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魏公军自小在学习之余,他便跟随父母在田间辛勤耕作,深知农民的辛苦,发誓要做一个有本事的新型农民。为此,在长年累月的劳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创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靠种植发家致富的路子,但总感觉一家富了,周边乡亲不富,他在这里扎不住根、扎不牢根,思前想后,他下定决心以农为本、带着乡邻们致富。1993年以来,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他积极争取县镇村的支持,2012年成立皋兰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在农业生产中为什川镇上泥湾村、下泥湾村和河口村850户农户,提供农资供应、田间管理、技术培训、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服务和信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为了促进专业合作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接轨,2015年他发起成立“兰州迈绿达农产品有限公司”,积极引导本村125户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基础设施条件,种植多茬时效蔬菜,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劳务付出,农户年种植速生蔬菜达到7-8茬,年收入达到3-4万元。吃水不忘挖井人,为回馈社会,他协调公司与附近三村困难农户签订了贷款带动脱贫致富分红协议,2019-2022年带动当地脱贫户235户,四年分红达到94.4万元,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靠科技靠创新,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他大力引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启农产品“电商配送”销售模式,把电商配送始终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位,逐步完善电商经营模式,进一步通过电商宣传推介当地农产品,促进了物联网电商经营效益持续稳步发展,2023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10万元。为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多渠道创新经营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创效益,他带领企业一班人,探索发展农耕研学体验农业,承担兰州市中小学生课外劳动教育活动,2023年先后接待学生6000多名,使农耕研学体验农业成为什川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2017年7月,魏公军被兰州市委组织部评为“兰州市第二批农村骨干人才”;2018年9月,被中共皋兰县委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农民丰收节种养能手”;2019年8月,被兰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兰州市第三批‘乡村致富之星’农村技能人才”;2021年被兰州市科协评为“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23年在“I@甘肃 2023网络富民博览会”网信新农人行动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被授予“创新创业百佳网信新农人”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

方本龙,男,40岁,中共党员

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沙井驿派出所社区民警 

  方本龙牢牢铭记习近平总书记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谆谆教导,当了解到中海河山郡居民因房屋手续不全不能入户,影响了孩子入托就学、医保养老等事宜时,立即通过小区业主群,指导居民准备申报户口迁移所需资料,并主动上门为群众送交准迁证150余份、居民身份证420余件、居住证1500余件,居民的困扰得到解决,赢得广泛赞许。婆媳矛盾、夫妻吵架、小孩打架、左邻右舍纠纷等等,是方本龙每天的主要工作。在辖区老百姓眼里“这娃懂道理、懂法律,认真负责,能够把群众的问题讲明白、讲透彻”,都愿意找他化解大大小小矛盾纠纷。近三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63起。特别是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949起,得到辖区单位、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1月31日19时许,辖区中海兰亭居民肖某电话称其外甥女彭某因婚姻矛盾要跳楼。方本龙立即放下手中的饭碗,迅速驱车赶赴彭某家中。经了解,彭某离异后性格变得孤僻,与家里人发生争执后爬出25层高的房间窗口要跳楼。在方本龙的耐心开导下,彭某终于放弃了轻生念头,安全回到房间,方本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方本龙对工作一丝不苟,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威胁群众财产安全,怎么让老百姓捂紧“钱袋子”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方本龙的手机微信中,有13个辖区小区业主群、15个单位安保群,成员有1.7万多人。经过持续、广泛宣传,辖区电诈案件连续三年下降,2021年3月方本龙被兰州市公安局评为“反诈之星”。2020年5月份,辖区发生了一起命案,方本龙用所学的互联网知识,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通讯信息进行跟踪研判,在案发不到24小时内在景泰县城将杀人抛尸的嫌疑人李某抓获。2023年3月7日 ,在检查娱乐场所时发现一名服务生的手机内存有大量淫秽短视频。他对该线索深入研判,一个网络传播淫秽视频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之后,他带领民辅警辗转辽宁、上海、重庆、河南、贵州、云南等20多个省市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核查受害人22名,铲除了一个网络传播淫秽短视频的毒瘤。该案件被省公安厅列为省督案件办理。三年来,他破获伤害案件24起、盗窃自行车案件47起;破获零包贩毒案件56起,抓获贩卖毒品嫌疑人67人;查处吸毒案件47起,抓获吸毒人员63人。

  方本龙2019被甘肃省公安厅授予三等功,2020年、2022年被兰州市公安局嘉奖2次。

李彦龙,男,39岁,中共党员

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李彦龙先后师从全国名中医廖志峰、国家级名中医许自诚、刘树华、田旭东教授学习,致力于将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有需要的百姓。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不仅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打磨内镜诊疗技术,还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成为了一名受到患者信赖和同行尊敬的好大夫和医学从业者。病房里,他认真详细询问每一位病人病情,主动关心病人,安慰焦虑的家属,给他们极大的鼓舞。在消化道早癌患者术前,他带领科室同仁进行MDT讨论,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最科学、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内镜操作时,他认真谨慎,一丝不苟,注重每一个细节,小心地进行粘膜下剥离,力求达到最少的出血量,高强度的工作未使他出现半点懈怠。他常说:“患者是最好的老师,繁杂的医学知识不是枯燥的字句,反而是真真切切体现在患者身上的病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从医的路上,他从未忘记这句誓言,总是站在患者角度,感受患者的焦虑、痛苦,始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2020年年初大家对新冠疫情不太了解的迷茫时刻,他毅然决然前往武汉、兰州肺科医院、重离子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他运用中医药悉心调治每一位病患,并同他们谈心,鼓励病患鼓足勇气、战胜病魔。他目前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篇被SCI收录,主编或参编著作10余部。2016年甘肃省脾胃病专科联盟正式启动,现有18家联盟单位加入大家庭,他赴专科联盟单位开展讲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义诊、内镜检查和治疗工作等活动,与省内消化内镜专家一起进行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消化道早癌筛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李彦龙先后在“2019年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岗位技能大赛—青年医师结肠镜大赛”中获三等奖、在2022年甘肃省上消化早癌理论和AI辅助内镜操作大赛中获一等奖,荣获湖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最美逆行者”、兰州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最美兰州人”荣誉证书。

王新冰,男,44岁,民革党员

兰州文明网总编 

  多年来,王新冰负责兰州市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兰州文明网及“文明兰州”新媒体平台,每天要汇总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各类信息稿件、制作各类专题、策划网络文明传播方案、执行总网下达的传播任务等。除了日常工作,他还要撰写稿件,开展一系列网络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共撰写各类文章2000余篇,策划组织参与活动300余场。2021到2023年间,兰州文明网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信息报送工作先进集体中一直蝉联第一,“文明兰州”抖音号也多次获得“政务抖音号优秀创作者”奖项,并于2022年实现播放量1亿次的突破。在他的努力与坚持下,如今的兰州文明网已成为宣传和展示兰州市创建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是兰州市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服务平台。

  因为工作关系,王新冰经常要和公益组织、志愿服务团队打交道,时间久了深受感染。从2010年至今,他捐助过社区的孤寡老人、张掖的贫困学生、天水的白血病患者、会宁的贫困村民、东乡县洒勒小学的学生、积石山县的灾民……筹集捐助爱心善款约300余万元。2023年12月18日晚,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地震,王新冰从新闻上得知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便第一时间联系兰州市志愿者服务联合会的几支会员救援队伍,对接奔赴积石山开展救援工作。第二天,他通过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10000元,然后顶着38°的高烧开始联系救援物资,短短一天便筹集到矿泉水、牛奶、方便面、被褥、药品、棉鞋等价值51万余元的爱心物资,并放弃冬至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第一时间把物资运往震区。12月24日,他又联系到爱心企业,将两万余元的日用品和取暖设备捐助到积石山县陶家村居民安置点。12月25日,他和志愿者们协同爱心企业再次奔赴震区,捐助生活日用品、棉纺被褥等约21万元的物资。近年来,他除了在各类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宣传工作中发光发热,同时也积极参与到“暖冬行动”、脱贫攻坚及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中,兰州市的大街小巷都曾留下他身穿“红马甲”的身影。此外,他借助兰州文明网每年发起各类“网络公益活动”,2015年为皋兰县烧伤儿童发起网络倡议捐助;2018年发起“温暖的新年礼物”网络公益活动,为东乡县高山乡洒勒小学的200名学生订做过冬棉服、购买教学音响设备,为洒勒村9户特困家庭送去了生活物资;2020年发起“我为好人献爱心”网络公益活动,圆梦10位兰州好人、优秀志愿者的心愿……近5年来,由他发起的网络公益活动,在兰州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彰显了一名政协委员的兰州力量与担当。

  王新冰曾荣获中央文明办“文明中国”地方文明网优秀编辑、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22年,他所策划的“巷往时光”系列纪录短片荣获中央文明办“融合传播优秀案例”表彰,撰写的《我的兰州,我的城》一文荣获省级征文活动三等奖。

郑渊文,男,38岁,中共党员

兰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城关队中队长 

  郑渊文同志13年如一日,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执法者,还是一名调解员,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一次次地现场化解矛盾,让更多地来兰游客亲身感受到了“黄河之滨也很美”。郑渊文同志带领的中队,人员年龄偏大,无论是早晨6点上岗还是半夜12点下班,他总能以身作则坚守岗位。在综合交通大会战时,郑渊文顾不上照顾正在生病的孩子,将孩子送到父母家中立即返回岗位。在打击非法营运的实际执法过程中,很多时候得不到乘客及驾驶员的理解,在执法人员调查取证时,经常会出现不配合执法的情况。每每在这个时候,郑渊文同志总能耐心向他们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法律知识,讲解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的危害,从而获得乘客的理解和配合。同时,他也不忘记对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引导,遇到有意愿从事客运经营的驾驶员,他会讲解如何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从事客运经营。在每一次执法的过程中又进行一次普法宣传,使得人民群众更理解交通运输管理执法工作,从而获得更大的支持。多年来,郑渊文同志始终秉承执法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的人性化执法观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工作至今无一例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的投诉。遇到群众乘坐非法营运车辆被查扣后着急赶往火车站、西客站、机场等情况时,他都会积极协调安排或者亲自开执法车辆送乘客到车站或者就近的乘车点。遇到非法营运车辆驾驶员拒不配合不退还乘客乘车款项时,郑渊文同志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常自掏腰包向外地来兰的游客们垫付乘车款,用这些点滴的行动感动外地游客。每到高校开学季及春运期间,他都在东岗地铁口疏导大学生有序搭乘合法交通运输工具返校,主动帮助同学们提拉行李箱,仅2024年春运期间,郑渊文同志疏导返校学生8000余名,得到榆中方向大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郑渊文2022年、2023年连续被评为兰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优秀个人,2023年7月被评为兰州市交通运输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孝老爱亲

隆玉梅,女,63岁

榆中县韦营乡孙家岔村村民 

  隆玉梅,一位质朴无华的农村妇女,40余年尽心尽力守护着自己的小家,用柔肩铁骨演绎了一位至善至美的儿媳、朝耕暮耘的妻子、用心用情的母亲。1981年,隆玉梅嫁给离异且带有一女的丈夫孙尚毫,婚后又育有一儿一女,包括公婆一家7口人日子虽过得清贫,但也温馨踏实。但这种平淡于2002年因丈夫的离世而不复存在。2004年公公撒手人寰,两个女儿相继出嫁,家里就剩隆玉梅、正在上学的儿子和一个年老多病的婆婆。面对孩子的抚养、婆婆的赡养、未来生活中未知的困难,隆玉梅没有选择退缩逃避,而是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柔肩撑起了家庭的重担。白天,她劳作在田间,晚上回到家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起居。2012年,本就多病的婆婆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这无疑对命运多舛的隆玉梅来说是雪上加霜,不给她丝毫喘息的时间。自此,她又开始了边操务庄稼,边照顾婆婆,每天往返于田地与家的日子。端水端饭、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12年过去了,在隆玉梅的悉心照顾下,93岁的婆婆虽不能清楚地表达感激,但吃饭喝水就认儿媳隆玉梅;儿子已长大成人,为了拼搏事业,长期打拼在外;自己也因常年操劳,变成一位头发花白、身体佝偻、走路蹒跚的老婆婆,但她依然在大山深处做着她认为应该做的事。隆玉梅十余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伺候婆婆,方圆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都看在眼里,无不交口称赞。“隆玉梅照顾婆婆比亲女儿还要细心体贴,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一大家子。”村上的负责人感慨地说道。隆玉梅,她识字不多,不懂什么圣贤道理,但她清楚自己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儿媳的份内责任,用自己的肩膀托起了一片天,护佑了一个完整的家庭。40余年里,她在一言一行中将孝老爱亲演绎得淋漓尽致,把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播散在大山深处,催生出陇原大地乡村文明的和美之花。

  2023年,榆中县韦营乡党委政府为其授予“十佳好媳妇”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王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