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榆中县

榆中县丨小康营乡浪街村:“四个一”纵深推进 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发表时间:2024-04-15 来源:兰州文明网

  今年以来,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乡浪街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建设和美乡村的部署要求,以“四个一”为抓手,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一以贯之”带队伍 实现和谐之美 

  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坚持党委抓统筹、支部强堡垒、党员争先锋,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真正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打通和美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发挥党支部“领头雁”作用。时刻把“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构建“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网格体系,“两委”成员走到家中、走进地头,主动问、用心解、及时访,与群众拉家常、掏心窝,掌握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实现从“无效治”到“有效治”的转变。努力把优质服务送到村民身边,把矛盾风险化解在村民身边,把平安幸福守护在村民身边。

  二是发挥党员“主心骨”作用。按照党员年龄结构、专业特长设岗定责,让党员敢于亮身份,主动找定位,在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做到支书带头发展、党员带头建设,难事村干部带头、大事党员示范,引领群众共建幸福美好家园。

  三是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通过与群众共商、共筹、共建、共治,全力支持和鼓励群众有事直说,引导群众为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出谋划策,想办法、出点子。让村民成为当家做主的参与者、决策者、监督者,使他们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主角”。

“一丝不苟”抓建设 体现宜居之美 

  以“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一美化”行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细化、常态化、品质化治理水平,实现农村环境“旧貌”焕“新颜”。

  一是全民参与,形成共建强大合力。乡村干部和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成立“和美乡村”百日攻坚作战小组,由班子成员抓统筹、包村领导抓督导、支部书记抓落实,乡村干部包抓到户,责任到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点面结合,聚焦重点任务。采用人力+机械方式,重点清理柴堆、粪堆、土堆和房前、房后、户内、户外乱堆乱放问题,拉运清理杂物。依法拆除危旧房、废旧草房圈舍、露天厕所、残垣断壁、破旧建筑物、违规广告牌等,开展拉网式村庄清洁绿化行动。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好微信、抖音、宣传横幅、村广播大喇叭等宣传渠道,把爱护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进行大力宣传,确保环境卫生宣传工作家喻户晓,在群众中营造讲卫生、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广泛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和美乡村”创建中来。

“一心一意”谋发展 构建富裕之美 

  围绕产业振兴、群众增收目标,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好日子”过起来。

  一是产业发展创新突破。积极探索“党组织+产业基地+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老家·浪街”乡村旅游品牌,建成“小吃街”“休闲农业采摘园区”“休闲乐园”三大发展板块,为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依托乡村旅游,在“农旅融合”上下足功夫,狠抓联农带农机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种植樱桃、草莓、油桃、无花果、火龙果、圣女果、羊肚菌等经济作物1700余亩。

  二是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积极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拓展入股分红、生产经营、租赁资产等方面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引导农民以土地、现金、闲置农房作价入股,共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盘活资源增加收入。

“一个目标”强治理 创造生活之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健乡村治理,打牢“前沿阵地”,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一是健全治理体系。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行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乡村平安治理模式,知民情解民困,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推动新时代农村网格工作与时俱进、创新突破,助力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周五入户接访日”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妥善处置各种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

  二是活跃村民自治。建立健全民主法治议事制度,严格执行《村民自治组织法》,始终坚持把基层治理与党务、村务公开有机融合。逐步实现向村民自治实践,通过红白理事会、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充分调动村民主动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

  三是规范村务村政管理。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确保村干部的每项权力都在阳光下开展并接受监督,实现村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文明榆中)

责任编辑:王新冰